日據時期----台南歷史館
台南歷史館位於台南州廳東側(今青年路口),毀於太平洋戰爭美軍轟炸,已經消失在歷史遺跡中,只能憑著圖片想像當年的日本興亞式建築,為日本在大東亞共榮圈思想成形後,希望將日本式樣烙印在其殖民地新建築之一種新式樣,基本上與帝冠式類似,但屋身多為現代式樣,屋頂雖仍為日本式樣,但並不一定是大屋頂。
日據時期----台南歷史館
台南歷史館位於台南州廳東側(今青年路口),毀於太平洋戰爭美軍轟炸,已經消失在歷史遺跡中,只能憑著圖片想像當年的日本興亞式建築,為日本在大東亞共榮圈思想成形後,希望將日本式樣烙印在其殖民地新建築之一種新式樣,基本上與帝冠式類似,但屋身多為現代式樣,屋頂雖仍為日本式樣,但並不一定是大屋頂。
故宮鼻煙壺郵票
郵局民國79年08月09日發行故宮鼻煙壺郵票, 鼻煙是將煙葉去莖、磨成粉,再經發酵、加香料製成的。據說有治頭眩、驅寒及通鼻塞等妙用。17世紀,鼻煙在歐州開始流行,盛裝鼻煙的小盒也都嵌金鑲玉、精緻華麗。清初,西洋各國常以鼻煙及鼻煙盒進獻朝廷,作為敦睦邦交的禮物。清宮作房遂將鼻煙盒加以改良,製作出精巧可愛的鼻煙壺,近世成為收藏家的最愛。
參考資料--中華郵政郵票寶藏
海峽兩岸通郵紀念郵資票
97年11月4日兩岸簽署「海峽兩岸郵政協議」之重大意義,中華郵政公司訂於97年12月15日,發行「海峽兩岸通郵紀念郵資票」1式40萬枚,以資紀念。
本組郵資票圖案委請「鴻圖視覺設計有限公司」精心設計,以和平鴿送信為主圖,背景襯以藍天白雲,象徵兩岸「為民興利、兩岸和平」的共同目標。
海峽兩岸通郵週年紀念郵資票
為紀念海峽兩岸通郵週年,中華郵政公司特於98年12月15日發行「海峽兩岸通郵週年紀念郵資票」1種。每枚郵資票印有由2個英文字母之卷號及4位阿拉伯數字組成之序號,總計發行80萬枚。郵資票畫面以輪船、貨機及臺灣北海岸、大陸沿岸地圖代表兩岸通郵的意象,背景襯以彩虹及藍天白雲,象徵歡慶通郵週年紀念之意涵。
參考資料---中華郵政郵票寶藏
大陸1998年7月24日發行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郵票三枚、小全張一張。
(圖一)典型草原---銷戳1998.7.24內蒙古錫林浩特--貝力克
(圖二)草甸草原----銷戳1998.7.24內蒙古錫林浩特---巴彥庫倫
(圖三)楊樺交林--銷戳1998.7.24內蒙古錫林浩特---巴彥錫勒
(圖四)錫林郭勒河曲---銷戳1998.7.24內蒙古錫林錫林浩特
「限時」郵戳
45年8月1日郵局開辦限時專送郵件業務,並於 45年12月20日發行第一版地圖限時信封,直式有五種標語,面值1.4元,另於46年5月25日發行第一版地圖限時專送明信片,有直式和橫式兩種,面值1.2元。一般限時專送郵件都是以「庚」字戳銷在郵件上,在46年3月起陸續使用有「限時」二字郵戳蓋銷郵件,49年以後逐漸消失,潮州限時郵戳使用時間最久,使用「限時」郵戳的郵局有:
基隆郵局:限時、限一、限二
高雄郵局:限一、限二
台北郵局(限投)
中壢郵局、新竹郵局、竹東郵局、苗栗郵局、台中四支郵局、埔里郵局、南投郵局、彰化郵局、鹿港郵局、溪湖郵局、虎尾郵局、斗六郵局、嘉義郵局、朴子郵局、新營郵局、潮州郵局、花蓮郵局、澎湖郵局等,今介紹一片第一版限時明信片,銷台北(庚四)四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寄新竹(限時)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落地戳與大家分享。
另類的「混合票封」
我國於海關郵務時期和郵政國營之初因尚未加萬國郵盟,凡是進口的外國郵件,均須再加收國內郵資,補貼郵票後再投遞,稱為「進口混合票封」。另外寄國外郵件交由在華客郵之前,除貼上我國郵票之外,尚需貼足相關各國之郵票,稱為「出口混合票封」。這種混合票封在我國1914年加入萬國郵盟之後逐漸減少,其後有發生日本侵佔東三省和成立滿洲國時,中國不承認其政權和郵票,寄往關內的信件以欠資論,或需補足其郵資,才繼續投遞給收件者。
圖一)是撫順寄天津紅條封,貼日本郵票4錢一枚,銷撫順日本昭和7年12月17日櫛型戳,蓋有天津圓形欠資戳,並補貼國父像倫敦版郵票4分一枚,蓋上日期不清之天津戳,形成另一種混合票封。
(圖一)
(圖二)是台灣寄荷蘭實寄封,封貼郵票8角,是當時寄國外印刷物水陸郵資,銷金門1955年11月12日中英文戳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1956年1月4日,收件人已不在此地,應由認識的人收件後再更改收件人地址補貼荷蘭郵票15分,銷姆斯特丹中央車站1956年1月5日戳,繼續投遞給收件者,這又是另類的「混合票封」。
(圖二)
故宮聽阮圖古畫郵票小全張
郵局民國93年08月06日發行--以故宮博物院推薦珍藏之宋 李嵩聽阮圖古畫為主題,印製「聽阮圖古畫郵票」小全張乙張,內含5元、25元郵票各1枚。
故宮聽阮圖古畫為絹本設色畫,橫104.5公分,縱177.5公分,相傳為宋代李嵩(浙江錢塘人)所繪。本圖園中高木奇石,枝葉掩映翁鬱,樹下士人持拂閒坐於榻上,左腿盤起,聆聽撥阮演樂並賞古玩。旁有儀態嬌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隨侍。人物線條流暢,繪法近似明代畫家杜蓳、唐寅。床面為藤編軟屜,透氣適合炎夏使用;床榻上置有直搭腦交椅式躺椅,沒有腿足,供坐時後背依靠的調節式活動支架,一般適合在床上或席上使用。榻前方形香几有束腰、直腿、下為如意足、托泥。此方几造型與床榻成組用以承放香爐。
參考資料--中華郵政郵票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