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台南南門尋常小學校

南門尋常小學校舍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日治時期的南門町,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7月16日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該建築在臺灣日治時期時是「南門尋常小學校」(台南第二尋常小學校、南門國民學校),二次大戰後曾一度作為臺南市政府,現為台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的校舍。

沿革

 

南門尋常小學校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四年(1915年)4月申請設立,當時是叫作「台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為專供日人子女就讀的學校[1]。由於當時還沒建好校舍,便暫借第一尋常小學的校舍(今臺南一中校舍)上課,直到大正八年(1919年)校舍完工後才遷入新址。

後來因教育制度更改、以及當地於臺南市町名改正,該校於大正十年(1921年)改稱為「南門尋常小學校」。而因昭和九年(1934年)增設了高等科,所以又改稱「南門尋常高等小學校」,後來到了昭和十六年(1941年)又改為「南門國民學校」。

 

後來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1日遷移到今臺南市永福路二段86號,改名為「臺南市中區第二國民學校」;民國36年(1947年)2月1日,又改為「臺南市中區成功國民學校」,但該年9月又改為「臺南市中區永福國民學校」,即今臺南市立永福國民小學。至於校舍本身成為了臺南市政府廳舍使用;一直到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向中華民國空軍收回原臺南州廳,方遷至該處辦公(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而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又曾進行全面整修,對結構進行補強並抽換了樓板與屋頂。

臺南市道路「府前路」即因道路在戰後重新命名時,市府座落在此而訂。唯市府遷走後,現址由建興國中使用至今但道路名未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日據時期--台南南門尋常小學校

112年啟動歷史建築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本館修復工程(圖片來自台南市政府)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8年第一版限時專送橫式封(地圖符誌)首日實寄封

1958年第一版限時專送橫式封(地圖符誌)首日實寄封

1958年第一版限時專送橫式封(地圖符誌)首日實寄封

1958年第一版限時專送橫式封(地圖符誌)首日實寄封

1958年第一版限時專送橫式封(地圖符誌)首日實寄封

銷台南四七年十月十日十六時(蓋台南47年國慶日紀念戳),經台中四七年十月十日二十時,到達埔里四七年十月十一日十時(限時郵戳)和世界通信週紀念戳(另蓋本郵件地址在限時專送投遞區範圍之外紅色戳記)

45年8月1日至49年7月31日限時專送費1元,39年5月6日至49年7月31日信函費1元,合計1.4元(符合郵資)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5年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上海寄德國

1945年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上海寄德國

1945年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上海寄德國

1945年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上海寄德國(掉票)

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華中淪陷區發行)-- 銷上海4(?).5.30寄德國,片背面有註記45(1945).5.29書寫

此時1945.5.1至1945.7.31華中淪陷區國際明信片郵資是58.5元(中儲券),此片有脫落2枚郵票,

此片之實寄片較為少見,二十多年前,見德國郵商處有一片,開價1500美元,能把玩一件脫落票實寄片聊勝於無

1945年國父像暫售三元明信片上海寄德國

老孟兄提供之華中淪陷區航空和國際郵資表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5年國父像華北玖分改值貳角(塘沽寄日本京都)實寄片

1945年國父像華北玖分改值貳角(塘沽寄日本京都)實寄片

國父像華北玖分改值貳角(塘沽寄日本京都)實寄片---銷塘沽34年2月7日寄日本京都

華北淪陷區明信片郵資二角---1944.8.20至1945.2.28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6年手蓋式--戶口普查--宣傳戳

1956年手蓋式--戶口普查--宣傳戳

老莒橫式小字二角明信片---銷鹿港四五年九月十二日寄水裡四五年九月十三日落地戳,蓋有紅色長框宣傳戳記---民國四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台閩地區戶口普查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8年西伯利亞郵路中斷,不同郵路寄歐洲實寄封

1918年西伯利亞郵路中斷,不同郵路寄歐洲實寄封

(圖一)西式封背貼帆船1分2枚,3分6枚銷北京八年六月十三日英漢腰框戳,掛號寄英國,另銷奉天1919.6.14.過路戳,西雅圖1919.7.1.紐約1919.7.7.戳,正面銷倫敦1919.7.19.到達戳,郵程36天(經太平洋美國郵路)

1918年西伯利亞郵路中斷,不同郵路寄歐洲實寄封

1918年西伯利亞郵路中斷,不同郵路寄歐洲實寄封

(圖二)西式封貼帆船2分,8分各2枚銷哈爾濱1920.9.23漢英小圓戳和橫框英文掛號戳記編號7854,經上海1920.9.28漢英小圓戳,柏林1920.11.12.到達戳

郵程50天(經蘇伊士運河郵路或兩洋郵路)

兩洋郵路(1917年2月17日法遠東-地中海航線ATHOS號輪.在地中海被德潛沉.五百多喪生.蘇伊士運河郵路陸陸續續中斷.故有一些郵件改走兩洋郵路至歐洲.歐戰結束後也沒有馬上恢復

因1918年蘇聯發生十月革命,以致西伯利亞郵路中斷,寄往歐洲郵件重回改走蘇伊士運河或太平洋美國航線到歐洲,直到1923年5月恢復西伯利亞郵路

 

 

以上兩封國際掛號信函符合當時國際信函1單位1角+掛號郵資1角郵資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7年廣東泌涌寄香港特減郵資實寄封

1917年廣東泌涌寄香港特減郵資實寄封

1917年廣東泌涌寄香港特減郵資實寄封

紅條封1917年廣東泌涌寄香港實寄封

封貼帆船郵票二分一枚,銷廣東泌涌六年十二月十九腰框日戳(屬於廣州郵區的代辦所),經廣州六年十二月十九腰框英漢日戳,到達香港1917.12.20

此時期寄香港信函郵資是每重20公克4分,但廣東有部分地區寄香港特減信函郵資為2分,除佛山.陳村.黃埔地區寄香港於1917.10.1起取消特減郵資外,其他地區延至1932.6.1取消

參考資料—中國郵資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據時期明信片---台南師範學院(今台南大學)本館

日據時期明信片---台南師範學院(今台南大學)本館

台南師範學院是今台南大學的前身,從1899年創校至今已有127年歷史樹林街校址保存著歷史建築,今介紹一張日據時期介紹台南師範學院本館明信片

日據時期明信片---台南師範學院(今台南大學)本館

 

 

87年12月24日舉辦台南師院百周年校慶,現場有臨時郵局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6年南投寄佳里欠資實寄片

1976年南投寄佳里欠資實寄片

1976年南投寄佳里欠資實寄片

中山樓五角郵資明信片--銷南投64.10.24-18時,因64.7.1起明信片郵資已經調整為1元,不足郵資5角,加蓋欠資戳記T,並貼欠資郵票1元一枚,銷64.10.24南投日戳,至佳里64.10.25機宣戳,投遞該公司因欠資拒收,退回南投64.10.27,並對該郵件通知招領,招領逾期,在欠資郵票上蓋此票註銷長框戳記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據時期明信片--台南第一公學校(今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

日據時期明信片--台南第一公學校(今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

民國前14.10.1 公佈台灣公學校令,公學校官制,台南國語傳習班(民前十六年,明治二十九年開設),改稱台南公學校,校址於現孔子廟(一八九八年)。

民國前13.10.2 台南師範學校,於三山國王廟開校(一八九九年)

民國初年

民國6年8月26日 第一公學校由孔子廟遷至桶盤淺新校舍。(即實小現址)7.7.12設置國語學校台南分校,分校主任由志保田鉎吉擔任,以赤崁樓為臨時校址。

民國8年4月2日 原國語學校台南分校獨立,並改稱台南師範學校,校址仍在赤崁樓。

民國9年11月 台南第一公學校校長為上原宗五郎。

一O年代

民國10年4月15日 台南師範學校在市內桶盤淺與台南第一公學校鄰接處營建之校舍尚未竣工,但由於寄宿舍(學生宿舍)先完工,此日起在桶盤淺校址內之寄宿舍上課,而赤崁樓則仍作為寄宿舍。

民國10年5月25日 指定台南第一公學校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代用附屬公學校。(教職員二十四人、班級二十二班、學生人數一一二二人),從此附屬公學校不設校長,以一位台南師範學校之資深教師為主事。(相當於校務主任)

民國10年6月11日 上原宗五郎為主事代理。(南師校長-志保田鉎吉)10.10.8西卷南平為初代主事。

民國11年3月10日 台南師範學校本館(即現今之台南師範學院之「紅樓」)竣工至四月十七日,師範學校學生上課之地點始從暫充臨時教室之寄宿舍遷移至本館。設在赤崁樓之寄宿舍則繼續使用至大正十五年(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始廢止。

民國11年7月6日 南師校長田中友二郎到任。

民國12年4月20日 皇太子殿下(裕仁親王,即後來的昭和天皇)蒞臨台南師範學校、台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並在兩校視察授課情形。

民國17年4月21日 廢止代用附屬公學校,設置附屬公學校。

二O年代

民國21年 主事飯?勇藏到任。

民國24年10月15日 南師校長本田乙之進到任。

民國25年 主事小倉房二到任。

民國29年 主事親泊朝晉到任。

民國29年4月1日 屏東師範學校暨屏東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成立。

三O 年代

民國30年 主事伊藤源一郎到任。

民國30年4月1日 校名改為台南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

民國32年4月1日 校名改為台南師範學校第一附屬國民學校。

民國34年3月20日 台南師範學校本館、學寮四棟,台南師範學校第一附屬國民學校均受美軍飛機轟炸燒毀。第一附屬國民學校校舍中倖存者僅為講堂(禮堂)一座而已。

民國34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以廣播方式宣布投降。

民國34年10月25日 台灣光復後,第一任校長由台南師範學校校長兼任。

民國35年1月5日 張忠仁校長到職。

民國36年2月18日 修復第一棟教學大樓,本校改名為台南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小學。

民國36年4月 由王爾新先生接任校長。

民國36年9月1日 本校改名為台南師範附屬小學,校長由李柏乘接任,並於九月一日到職。

民國37年7月1日 周嘏瑞先生以主任名義接管本校。

民國38年7月1日 核准成立幼稚園

民國38年8月26日 修復本校平房教室及廁所走廊。同時新建木造單身宿舍一棟。

參考資料---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編年紀事

黑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