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像明信片之北京航空戳實寄片
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了飛機,在首次飛行試驗成功後,名揚全球,將人類帶進航空時代。我國首次載運郵件是民國9年5月7日北京至天津間之試航,直至民國10年6月1日 北京郵政總局和航空署預定開辦自北京經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至上海之京滬航空線,因籌備不及,延期至7月1日 先行開航自北京至濟南段,當日並發行我國首套航空郵票五枚,國內航空郵資也於該日首次實施,當時信函、明信片和新聞紙等航空費基本單位郵資是15分,另外國際航空郵資首次實施日期是民國13年8月8日 ,緣由莫斯科至哥尼斯堡夏季航空郵務開通,全線1120公里,由此線去歐洲郵件可提早三日到達,所以郵政總局接到蘇聯郵政通知後,於13年8月8日 通告公眾,凡寄往歐洲之信函和明信片均可交由該航線空運,但必須於封面上註明經由莫哥航線,以哈爾濱為該線之航空郵件互換局。
航空實寄封片常見到有銷首航戳、紀念戳、標示戳和貼有航空簽條或手寫航空等顯示以航空郵件交寄,期望郵件能迅速到達收件人手中,今筆者介紹二片較為特殊航空實寄片,郵戳是北京航空戳,與讀者分享。
圖一:國父像1分明信片加貼烈士像郵票3分、8分、10分各一枚,合計郵資22分,北京航空寄日本東京,銷北京(航空)戳30年2月10日經日本橋昭和16年2月13日 至東京。
圖二:國父像2.5分明信片加貼國父烈士像郵票0.5分、1分、8分、10分各一枚,合計郵資22分,北京航空寄日本東京,銷北京(航空)戳30年3月27日(圖二A)經日本橋昭和16年3月31日 至東京。
以上二件航空實寄片為同一人於不同月份寄出,銷北京(航空)戳,在實寄封片中較為特殊少見,當時北京屬華北淪陷區,外埠明信片郵資(與寄往日本郵資相同)1940.9.23至1943.10.31是4分,由這二片航空實寄片推算航空郵資是18分,至於華北淪陷區航空郵資尚無正式官方檔案的發現和紀錄,只能從發現的航空實寄封片中去紀錄,發掘正確的航空郵資實施日期。華北淪陷區實施的幣值是聯銀幣,1941年6月5日 才開始發行偽華北郵政郵票,在此之前使用國統區法幣幣值郵票,發行郵票初期亦能見到法幣和聯銀幣值郵票混貼的情形,越到抗戰後期這種混貼不同幣值的實寄封就很少見到了。(寶島郵訊282期96年12月)
參考資料:中國郵資
附註--華北淪陷區1937.10.12至1943.10.31寄日本明信片航空郵資是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