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18年一戰時期漢口寄美國雙檢查封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今介紹一封一戰結束前由漢口經上海到美國紐約二次檢查實寄封,西式封銷民國七年十月廿四日漢口英漢腰框戳(漢口英漢腰框戳左讀)經上海1918年10月27日漢英小圓戳寄美國,貼北京一版帆船郵票1分1枚和3分3枚,合計郵資一角(符合國際信函一單位郵資),並經過兩次檢查,第一次貼檢查封條蓋1439編號紫色圓形檢查戳記,第二次貼檢查封條蓋2002編號紫色圓形檢查戳記,為避免情報洩漏,戰爭時期對通信的管制是很嚴格的。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