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張1955年印製旗山地區辦桌影像,辦桌,是福建、台灣、潮汕等閩南文化地區的民俗筵席活動,為外燴的一種。許多著名的福建菜、台灣菜、潮汕菜菜式,都源自於辦桌文化。
辦桌,即在家中或私人場所置辦酒席款待客人,是臺灣漢人宴請客人的主要方式之一。台灣各種喜慶,如婚喪喜慶、新居入厝、彌月慶生、謝師餞行、尾牙春酒、廟會慶典、地方選舉等,都會舉行辦桌,邀請親朋好友及鄰里,一同前來共餐慶祝。辦桌通常是以在馬路邊搭棚架、寺廟廣場、學校操場或地方民眾活動中心作為場地,現場搭起爐灶與備菜的桌檯,現場烹煮食物,之後上桌,由參與者共同享用。
在辦桌活動中,由總舖師負責決定與主導整個宴會的菜式與流程。在總舖師之下,是一般的廚師,通常是跟在總舖師身邊的學徒。在專業的廚師之外,還有一些來幫忙切菜、洗碗、上菜、打掃的臨時幫傭,台灣南部稱水腳,北部則稱小工,或女工。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